[目录]
成语故事 ..

  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
上一页 下一页
由这个故事还引出了成语“坐山观虎斗”,它用来比喻在双方相互争斗中,第三者暂时采取旁观的态度。

完璧归赵
赵王得到了一块非常罕见的宝玉“和氏璧”。消息传开,轰动了各国。
秦王立即要求用十五座城市来换取这块宝玉。
赵王犹豫起来:不给吧,一定会触怒强大的秦国;给吧,十五座城市得不到,会白白受骗。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,可是谁也拿不出主意来。
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一个叫蔺相如的人,说他地位虽低,但很有才干,能办好这件事。
赵王召见了蔺相如,征求他的意见。蔺相如说:“目前秦强我弱,从国家着眼,不如答应他们,若秦王不守信用,那责任就在他们。”赵王同意了蔺相如的分析,便派他作为特使,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。
秦王在偏殿接见了蔺相如。相如献上了和氏璧,秦王两手捧着璧反复地抚摸,爱不忍释,然后又传给他旁边的妃子、宫女们看。蔺相如见秦王根本不提交换城市的事,分明是想骗去璧玉,就立即上前几步,对秦王说:“大王,这块玉还有一个斑点,请让我指给大王看吧!”秦王赶忙把璧交给了蔺相如。
蔺相如拿着和氏璧,连退几步。他背靠着殿里的大圆柱子,心中怒气迸发,满脸通红,头发直竖,简直把帽子都要顶起来了(原文是“怒发上冲冠”)。
他大声地对秦王说:“大王,您要用城市换璧,我们不少人都认为这是花招。
可是我想堂堂的大国是不会骗人的,所以劝赵王答应了。没想到您在偏殿接见我们,根本没有讲信义的样子。现在您如果硬逼着要,那我就和璧一起撞在柱子上!”说完,蔺相如就准备向大圆柱撞去。
秦王非常惊慌,赶忙派人打开地图,假意指出了那十五座城。蔺相如这时将计就计说:“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。赵王送来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。
现在您也应该这样,我才能献给您!”秦王只好勉强答应了。
蔺相如完全看穿秦王不过是假意应承。当夜,他就派人化装成老百姓,带着和氏璧,从小道悄悄地逃回赵国,把璧完好地送还给赵王。
成语“完璧归赵”就是从这段历史来的,用来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。
由这故事还引出了一个成语“怒发冲冠”,“冠”是帽子,这个成语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。

囫囵吞枣
有个医生对人说:“吃梨对牙齿的生长有利,可是会影响脾脏,吃枣对脾脏有益,却又会伤害牙齿;所以吃梨吃枣都要有一定的节制。”旁边有个人听了就说:“这还不好办吗?那吃梨时就细细地嚼,不咽下去。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,不就不会影响牙齿了吗。”医生听了,反问他道:“照你这么吃法,连枣核儿也一块吞下肚去,哪又有什么好处呢?”成语“囫囵吞枣”就是从这笑话产生的。囫囵,就是整个儿。这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学习上不动脑筋,不加理解,只是死记硬背。

抛砖引玉
唐朝有两个诗人,一个叫常建,一个叫赵嘏。赵嘏的诗写得好,常建从心里羡慕,总想得到赵嘏的诗句。
有一次赵嘏到了功州,常建得知赵嘏要去灵岩寺游览,就先到那里,故意在一块显眼的墙壁上挥笔题诗,并且只写了开头两句。
不久,赵嘏来到了灵岩寺。他看到墙上那首不完整的诗,觉得非常惋惜,便借来笔砚,补上了结尾两句。
因为赵嘏续写的诗句比常建写的好,所以人们把常建的这种做法叫做“抛砖引玉”。这成语常常用来表示谦虚,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以使引出别人更好的见解和作品。有时也写成“引玉之砖”,意思是相同的。

纸上谈兵
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熟读兵书,议论军事,头头是道,滔滔不绝,连他的父亲也难不住他。当时不少人都夸奖他,可是赵奢却不以为然。他告诫儿子要多务实际,可是赵括并没放在心上。
后来秦国攻打赵国,赵国派老将廉颇去长平抵挡。廉颇采取修筑工事坚持防守的方法,使秦军得不到作战的机会。
这时秦国使用了反奸计,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,挑拨赵王与廉颇的关系。
上一页 下一页
  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
[目录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