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目录]
成语故事 ..

  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
上一页 下一页
秦朝的大将章邯带领二十万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巨鹿,赵国向楚国求救。楚国立即派宋义和项羽带了两万人前去支援。部队出发后,项羽主张急速行军,赶到巨鹿迎战,宋义害怕敌人,拒绝了项羽的意见。项羽一气之下,杀了宋义,带着全部人马,去渡漳水。
渡了漳水,项羽当着战士的面,派人放火烧掉全部营房,又把军营中的锅碗瓢盆砸了个粉碎,还把船只全部凿沉。然后发给每人三天干粮,下令迅速投入战斗(原文是“皆沉船,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粮”)。
战士们看见房烧了、锅砸了、船沉了,知道后退没有生路,便都鼓足了勇气,勇猛向前杀敌,迅速解除了巨鹿之围。
成语“破釜沉舟”就来自这个历史故事。“釜”是古代的一种锅,“甑”是陶制的炊具;“舟”就是船。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不惜一切、一干到底的决心和不达目的决不回头的气魄。

黄粱美梦
唐朝的小说,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:有一个叫卢生的年轻人,生活非常贫困。他进京赶考,在邯郸一家旅店里遇见一个老道士。卢生向老道士说起自己的家世,不住唉声叹气,怨恨自己的命运不好,没有过什么好日子。道士听了,便取出一个青瓷枕头来说:“你枕着它睡一觉吧,它会使你心满意足的!”这时候,店里正煮着小米饭。卢生听老道士这一说,等不到饭熟,就连忙接过枕头睡下。刚刚合上眼,他就梦见自己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,娶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妻子;自己中了进士,做了大官,还立了战功,后来又当了丞相;而且儿孙满堂,个个功成名就。
这时他一觉醒来,梦中的情景已经无影无踪,他还穿着那件破烂衣衫,道士仍然坐在他的身旁,店里煮的小米饭还没有熟哩!从这个故事概括出了一个成语叫做“黄粱美梦”。有时又写作“一枕黄粱”。“粱”是小米,“黄粱”是小米饭。这成语常用来比喻那种虚幻的念头,嘲讽那种想得很美,实际办不到的事情。

偃旗息鼓
三国时候,曹操为了夺取汉中,派人运来不少粮食,储备在北山脚下。
蜀国的老将黄忠得到消息后,就带兵去偷袭,想把粮食夺过来。可是遇到了大批曹军,陷入重围。幸亏赵云前去接应,才救出了黄忠。
这时候曹操人马众多,紧追蜀兵不放。赵云刚回到军营,曹操的兵马就杀过来了。赵云想:敌人多,来势猛,自己力量单薄,硬拼不能取胜。他估计曹操并不了解他的实力,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。他吩咐士兵放倒所有的旗帜,停息军营里的鼓声,大开营门等待曹兵。
曹操的兵马来到营前,只见营门大开,军营里空空荡荡,安安静静,连一面旗帜、一个人影都看不到。曹军怀疑这里埋伏了重兵,于是掉转方向撤退了。
曹兵刚刚后撤,突然后面鼓声、喊杀声响成了一片。蜀兵冲出军营,追杀过来,但见飞箭如雨,吓得曹兵到处逃跑,自相践踏,结果遭到惨败。
刘备第二天赶来慰问,夸赞他说:“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啊!”由这个故事产生了“偃旗息鼓”和“一身是胆”两个成语,“偃旗”是放倒旗子;“息鼓”是停息鼓声。现在凡是事情停止进行或者声势越来越弱都可以用“偃旗息鼓”来比喻。“一身是胆”用来赞扬那些极其勇敢的人。

惊弓之鸟
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名叫更羸。一天,他和魏王一起欣赏秋天的景色。
正好有一只雁从远方飞来。更羸对魏王说:“大王,我不用箭,只要拉一下弓,就能把这只鸟射下来!”魏王不信,以为他在说笑话。更羸等大雁飞近,右手紧紧地绷住弓弦,然后突然一松手,只听得“咚”的一声,那只大雁往上一冲,拍了两下翅膀,便从空中掉下来了。
魏王连声称赞,问更羸:“先生的箭法怎么能这样高超呢?”更羸说:“这只大雁飞得很慢,叫声又很悲惨。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伤,叫声悲惨是因为它失去了同伴。因为它受伤时的紧张情绪还没有消失,所以听到弓弦响,以为飞箭又来了,就拚命往高处飞。它一使劲,伤口裂开,怎能不掉下来呢?”“惊弓之鸟”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。用来比喻受过惊吓的人,只要遇到一点动静就会惊慌不安。

望梅止渴
有一次,曹操带着军队去作战。正遇上烈日当头,天气炎热,附近又找不到水源,士兵们口干舌燥,浑身大汗,精疲力尽,一个个懒洋洋的都不想赶路了。
曹操也很焦急,忽然,他想出了一个主意。便举起马鞭,往前一指,对士兵们说:“看!前边有一片梅林,结的梅子个儿都挺大,赶到那里咱们再好好休息吧。”士兵一听,想起那又甜又酸的梅子,口水直流,也不觉得渴了,都来了精神,加快了步伐,坚持走到了有水的地方。
这故事产生了“望梅止渴”的成语。现在用它比喻愿望不能实现,只好用空想来安慰。

望洋兴叹
秋天水涨,大河小河里的水都流入了黄河。黄河水面显得宽阔了。黄河的河神便想去炫耀一下自己的威风。他来到北海,在波涛滚滚的北海面前一看自己竟变得像涓涓细流一样,又看看东面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,更是羞愧万分。于是,它对北海的海神若说:“如果不是来到您这里,我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渺小呢?(原文是‘望洋向若而叹曰’)要是盲目骄傲下去,就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笑话了(‘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’)!成语“望洋兴叹”就是由“望洋向若而叹”简化而成的。“兴”是发出;“叹”是叹息、感叹。这个成语经过变化现在一般用来形容做事时因力量不够,或缺乏条件,而感到无可奈何。
那句“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”也成了成语,叫做“贻笑大方”。“贻”,是遗留;“大方”就是有见识的内行人。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被内行人笑话,它常用来表示自己的谦虚。

上一页 下一页
  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
[目录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