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目录]
资治通鉴 101-110 .司马光.

  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 | 43 | 44 | 45 | 46 | 47 | 48 | 49 | 50 | 51 | 52 | 53 | 54 | 55 | 56 | 57 | 58 | 59 | 60 | 61 | 62 | 63 | 64 | 65 | 66 | 67 | 68 | 69 | 70 | 71 | 72 | 73 | 74 | 75 | 76 | 77 | 78 | 79 | 80 | 81 | 82 | 83 | 84 | 85 | 86 | 87 | 88 | 89 | 90 | 91 | 92 | 93 | 94 | 95 | 96 | 97 | 98 | 99 | 100 | 101 | 102 | 103 | 104 | 105 | 106 | 107 | 108 | 109 | 110 | 111 | 112 | 113 | 114 | 115 | 116 | 117 | 118 | 119 | 120 | 121 | 122 | 123 | 124 | 125 | 126 | 127 | 128 | 129 | 130 | 131 | 132 | 133 | 134 | 135 | 136 | 137 | 138 | 139 | 140 | 141 | 142 | 143 | 144 | 145 | 146 | 147 | 148 | 149
上一页 下一页

  魏王拓跋于是夺取了并州,第一次设置了朝廷办事机构,安排刺史、太守、尚书郎等以下的官吏,完全用读书人担当这些职务。士大夫到军营门口拜见,无论年龄大小,他都礼让到营中尽心慰抚,使他们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,只要稍稍有一些才能和可用之处,都加以任用。己未(十九日),拓跋派遣辅国将军奚牧去攻取汾川,抓获了后燕丹杨王慕容买德和离石护军高秀和。拓跋任命中书侍郎张恂等人做了几个郡的太守,招徕并且抚慰过去流亡失散的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,鼓励并且奖赏他们种田养蚕。

  燕主宝闻魏军将至,议于东堂。中山尹苻谟曰:“今魏军众强,千里远斗,乘胜气锐,若纵之使入平土,不可敌也,宜杜险以拒之。”中书令眭邃曰:“魏多骑兵,往来剽速,马上赍粮,不过旬日;宜令郡县聚民,千家为一堡,深沟高垒,清野以待之,彼至无所掠,不过六旬,食尽自退。”尚书封懿曰:“今魏兵数十万,天下之掠敌也,民虽筑堡,不足以自固,是聚兵及粮以资之也。且动摇民心,示之以弱,不如阻关拒战,计之上也。”赵王麟曰:“魏今乘胜气锐,其锋不可当,宜完守中山,待其弊而乘之。”于是修城积粟,为持久之备。命辽西王农出屯安喜,军事动静,悉以委麟。

  后燕国主慕容宝听说北魏军就要打来,在东堂商议对策。中山尹苻谟说:“现在魏军人数众多,力量强大,而且能从千里之外前来作战,乘胜前进,锐不可当,如果放他们进入平原,我们便没有办法再抵挡了,我们应当依据险要地形对付他们。”中书令眭邃说:“魏以骑兵为多,奔来驰往剽悍迅速,但是,他们在马上携带的粮草不过够十天左右的用度。我们应该命令各郡县把居民聚集在一起,一千户人家组成一个寨堡,深挖战壕,高筑壁垒,使原野上既无人迹又无粮草可取,等待他们的进犯,他们来到这里没有什么可抢劫的东西,最多不超过六十天,他们就会因为粮食用完而自行撤退回去。”尚书封懿说:“现在魏军有数十万人,这是天下最大的劲敌。居民即使修筑寨堡,也没有办法保卫自己的安全,这等于把兵马及粮食聚集在一起送给他们。而且那样容易使民心动摇、暴露自己的虚弱,我看不如据守关隘,决一死战,这才是上策呀!”赵王慕容麟说:“魏军现在乘 胜而来,气势旺盛,正面锋芒无论如何也挡不住,我们应该全面地据守中山。等待他们出现漏洞和失策的时候再乘机反击。”于是,后燕开始大规模地修筑城墙,储备粮食,做持久作战的准备。慕容宝又命令辽西王慕容农驻扎在安喜,而把军务交给慕容麟全权掌管。

  [17]帝嗜酒,流连内殿,醒治既少,外人罕得进见。张贵人宠冠后宫,后宫皆畏之。庚申,帝与后宫宴,妓乐尽侍;时贵人年近三十,帝戏之曰:“汝以年亦当废矣,吾意更属少者。”贵人潜怒,向夕,帝醉,寝于清暑殿,贵人遍饮宦者酒,散遣之,使婢以被蒙帝面,弑之,重赂左右,云“因魇暴崩”。时太子暗弱,会稽王道子昏荒,遂不复推问。王国宝夜叩禁门,欲入为遗诏,侍中王爽拒之曰:“大行晏驾,皇太子未至,敢入者斩!”国宝乃止。爽,恭之弟也。辛酉,太子即皇帝位,大赦。

   [17]孝武帝非常喜欢喝酒,他经常在内殿里流连迷醉,头脑清醒的时间少了,宫外的人很难也很少能被允许进见。张贵人是后宫里最受宠幸的,后宫中人人都非常害怕她。庚申(二十日),孝武帝和后宫的嫔妃们一起宴饮,美女和乐队也都来在一旁侍候。这时张贵人年纪将近三十,孝武帝故意调笑她说:“你如果按照年龄来说,也应该废黜了,我的心意是更喜欢年轻的。”张贵人心中暗自气愤。到了晚上,孝武帝大醉,在清暑殿就寝。张贵人则拿酒赏赐所有的宦官,打发他们走开,然后,让贴身的服侍婢女用被子蒙住都孝帝的脸,弑杀了孝武帝,又用重金贿赂左右的侍从,声称是“睡梦中惊悸窒息突然死去”。当时太子司马德宗愚昧懦弱,会稽王司马道子也昏庸荒淫,便都不追究查问。中书令王国宝深夜前来,叩打禁宫的大门,打算进去替孝武帝撰写遗诏,侍中王爽拒绝了他的请求说:“皇上去世,皇太子还没有赶到,胆敢闯入的人,格杀勿论!”王国宝才打消这个念头。王爽是王恭的弟弟。辛酉(二十一日),太子司马德宗即皇帝位,宣布大赦。

  癸亥,有司奏:会稽王道子宜进位太傅、扬州牧,假黄钺,诏内外众事动静咨之。
  癸亥(二十三日),有关部门上奏道:会稽王司马道子应该晋升为太傅,任扬州牧,赐予黄钺,诏令朝中朝外的一切大小事务都要请示司马道子。

  安帝幼而不慧,口不能言,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,饮食寝兴皆非己出。母弟琅邪王德文,性恭谨,常侍左右,为之节适,始得其宜。

  晋安帝司马德宗小的时候便不聪明机敏,有嘴不会说话,甚至到了连冷热饥饱也都不能分辨的程度,他喝水、吃饭、睡觉、起床都不能自己料理。他的同母兄弟琅邪王司马德文,却性情谦恭谨慎,他经常在司马德宗的身边帮忙照顾,替他安排调度,使他的行事才勉强合理。

  初,王国宝党附会稽王道子,骄纵不法,屡为御史中丞褚粲所纠。国宝起斋,侔清暑殿,孝武帝甚恶之;国宝惧,遂更求媚于帝而疏道子,帝复宠昵之。道子大怒,尝于内省面责国宝,以剑掷之,旧好尽矣。及帝崩,国宝复事道子,与王绪共为邪谄,道子更惑之,倚为心腹,遂参管朝权,威震内外,并为时之所疾。

  当初,王国宝作为死党依附于会稽王司马道子,骄横放纵,不依法礼,几次被御史中丞褚粲纠举弹,劾,王国宝建筑自己的私房,可以和清暑殿相媲美。孝武帝很讨厌他。王国宝非常害怕,于是他便转而向孝武帝大献其媚,而对司马道子逐渐疏远,孝武帝因此又重新宠信亲近他。司马道子曾经为此怒不可遏,一次在朝见时当着大家的面直接指责申斥王国宝,甚至拔出佩剑,掷向王国宝,他们之间的多年的密切关系完全破裂。孝武帝驾崩后,王国宝重又投靠司马道子,与王绪一同邪佞、谄媚,司马道子再一次受到他的迷惑,把他当作心腹。于是,王国宝开始管理朝政大权,声威震动朝廷内外,同时受到了当时人的痛恨。

  王恭入赴出陵,每正色直言,道子深惮之。恭罢朝,叹曰:“榱栋虽新,便有黍离之叹!”绪说国宝,因恭入朝,劝相王伏兵杀之,国宝不许。道子欲辑和内外,乃深布腹心于恭,冀除旧恶;而恭每言及时政,辄厉声色。道子知恭不可和协,遂有相图之志。

  兖、青二州刺史王恭回来参加孝武帝的葬礼,经常面色严肃地直言告诫、劝谏,司马道子非常忌惮他。王恭退朝后,叹道:“房屋的梁椽虽然是新的,我却有了国家将亡的叹息!”王绪向王国宝建议说,趁王恭上朝,让相王司马道子伏兵杀了他,王国宝没有答应。司马道子也曾经想多方调解,使朝廷内外团结一致,于是,对王恭推心置腹,希望能尽释前嫌,但是王恭每次谈到朝政时,经常是声色俱厉。司马道子知道王恭已经不可能妥协合作,于是便有了图谋陷害他的念头。

  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,恭以豫州刺史庾楷士马甚盛,党于国宝,惮之,不敢发。王谓恭曰:“国宝虽终为祸乱,要之罪逆未彰,今遽先事而发,必大失朝野之望。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,谁谓非逆!国宝若遂不改,恶布天下,然后顺众心以除之,亦无忧不济也。”恭乃止。既而谓曰:“比来视君一似胡广。”曰:“王陵廷争,陈平慎默,但问岁晏何如耳!”

  有人劝说王恭趁前去朝见皇帝的机会,动用部队杀了王国宝。王恭因为豫州刺史庾楷兵马精壮强盛,他与王国宝结为死党,对他心存顾忌不敢冒然动手。王对王恭说:“王国宝虽然最终一定 会成为祸乱,但是他的罪恶和倒行逆施还没有大白于天下,现在如果先对他发动攻击,一定会使全国上下大失所望。况且你如果统领强悍的部队偷偷地在都城起事,谁能说你不是叛乱呢?王国宝如果仍然不思悔过自新,他的罪孽一定会很快地传遍全国,到了那时候,我们顺应民心来除掉他,也就不用忧虑不会成功了。”王恭停止了除掉王国宝的准备。后来,王恭对王说:“最近以来,我看你太像胡广了。”王说:“王陵因为在皇帝面前争执,陈平经常在一旁谨慎小心,沉默不语,你只看结果如何罢了。”

  冬,十月,甲申,葬孝武帝于隆平陵。王恭还镇,将行,谓道子曰:“主上谅暗,冢宰之任,伊、周所难,愿大王亲万几,纳直言,放郑声,远佞人。”国宝等愈惧。
上一页 下一页
  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 | 43 | 44 | 45 | 46 | 47 | 48 | 49 | 50 | 51 | 52 | 53 | 54 | 55 | 56 | 57 | 58 | 59 | 60 | 61 | 62 | 63 | 64 | 65 | 66 | 67 | 68 | 69 | 70 | 71 | 72 | 73 | 74 | 75 | 76 | 77 | 78 | 79 | 80 | 81 | 82 | 83 | 84 | 85 | 86 | 87 | 88 | 89 | 90 | 91 | 92 | 93 | 94 | 95 | 96 | 97 | 98 | 99 | 100 | 101 | 102 | 103 | 104 | 105 | 106 | 107 | 108 | 109 | 110 | 111 | 112 | 113 | 114 | 115 | 116 | 117 | 118 | 119 | 120 | 121 | 122 | 123 | 124 | 125 | 126 | 127 | 128 | 129 | 130 | 131 | 132 | 133 | 134 | 135 | 136 | 137 | 138 | 139 | 140 | 141 | 142 | 143 | 144 | 145 | 146 | 147 | 148 | 149
[目录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