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目录]
资治通鉴 211-220 .司马光.

  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 | 43 | 44 | 45 | 46 | 47 | 48 | 49 | 50 | 51 | 52 | 53 | 54 | 55 | 56 | 57 | 58 | 59 | 60 | 61 | 62 | 63 | 64 | 65 | 66 | 67 | 68 | 69 | 70 | 71 | 72 | 73 | 74 | 75 | 76 | 77 | 78 | 79 | 80 | 81 | 82 | 83 | 84 | 85 | 86 | 87 | 88 | 89 | 90 | 91 | 92 | 93 | 94 | 95 | 96 | 97 | 98 | 99 | 100 | 101 | 102 | 103 | 104 | 105 | 106 | 107 | 108 | 109 | 110 | 111 | 112 | 113 | 114 | 115 | 116 | 117 | 118 | 119 | 120 | 121 | 122 | 123 | 124 | 125 | 126 | 127 | 128 | 129 | 130 | 131 | 132 | 133 | 134 | 135 | 136 | 137 | 138 | 139 | 140 | 141 | 142 | 143 | 144 | 145 | 146 | 147 | 148 | 149 | 150 | 151 | 152 | 153 | 154 | 155 | 156 | 157 | 158 | 159 | 160 | 161 | 162
上一页 下一页
  [11]秋,八月,壬子,千秋节,群臣皆献宝镜。张九龄以为以镜自照见形容,以人自照见吉凶。乃述前世兴废之源,为书五卷,谓之《千秋金镜录》,上之;上赐书褒美。

  [11]秋季,八月壬子(初五),是玄宗生日,称为千秋节,群臣都奉献宝镜。张九龄认为用镜子自照可以见自己的形貌,将自己与别人相对照可以知道吉凶祸福。于是撰写了一部关于过去朝代兴盛衰败原因的书,共为五卷,名为《千秋金镜录》,献给玄宗。玄宗赐信赞扬他。

  [12]甲寅,突骑施遣其大臣胡禄达干来请降,许之。

  [12]甲寅(初七),突骑施国派遣大臣胡禄达干来朝请求降附,玄宗准许。

  [13]御史大夫李适之,承乾之孙也,以才干得幸于上,数为承乾论辩;甲戌,追赠承乾恒山愍王。

  [13]御史大夫李适之是李承乾的孙子,因为有才能而受到玄宗的器重,曾多次在玄宗面前为李承乾鸣冤,甲戌(二十七日),玄宗追赠李承乾为恒山愍王。

  [14]乙亥,汴哀王薨。

  [14]乙亥(二十八日),汴哀王李去世。

  [15]冬,十月,戊申,车驾发东都。先是,敕以来年二月二日行幸西京,会宫中有怪,明日,上召宰相,即议西还。裴耀卿、张九龄曰:“今农收未毕,请俟仲冬。”李林甫潜知上指,二相退,林甫独留,言于上曰:“长安、洛阳,陛下东西宫耳,往来行幸,何更择时!借使妨于农收,但应蠲所过租税而已。臣请宣示百司,即日西行。”上悦,从之。过陕州,以刺史卢奂有善政,题赞于其听事而去。奂,怀慎之子也。丁卯,至西京。

  [15]冬季,十月戊申(初二),玄宗从东都出发。先前,玄宗下敕书说明年二月二日返回西京,适逢宫中出现鬼怪,第二天,就召来宰相,商议返回西京。裴耀卿与张九龄都说:“现在粮食还没有收获完,请等到冬季中期。”而李林甫暗中觉察到了玄宗的心意,等到他们两个退下去后,自己单独留下来对玄宗说:“长安和洛阳就好像是陛下的东西两座宫殿,可以自由地行动往来,那里用得着选择时间!假如说返回西京妨碍农作物收获,可以免除所经过地方的租税。我请求宣告朝廷各部门,立刻回西京。”玄宗十分高兴,听从了李林甫的话。经过陕州时,因为陕州刺史与卢奂善于治理地方,玄宗就在卢奂办公的厅中题写了一篇赞扬他的文章,然后离去,卢奂是卢怀慎的儿子。丁卯(二十一日),玄宗到达西京。

  [16]朔方节度使牛仙客,前在河西,能节用度,勤职业,仓库充实,器械精利;上闻而嘉之,欲加尚书。张九龄曰:“不可。尚书,古之纳言,唐兴以来,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。仙客本河湟使典,今聚居清要,恐羞朝廷。”上曰:“然则但加实封可乎?”对曰:“不可。封爵所以劝有功也。边将实仓库,修器械,乃常务耳,不足为功。陛下赏其勤,赐之金帛可也;裂土封之,恐非其宜。”上默然。李林甫言于上曰:“仙客,宰相才也,何有于尚书!九龄书生,不达大体。”上悦,明日,复以仙客实封为言,九龄固执如初。上怒,变色曰:“事皆由卿邪?”九龄顿首谢曰:“陛下不知臣愚,使待罪宰相,事有未允,臣不敢不尽言。”上曰:“卿嫌仙客寒微,如卿有何阀阅?”九龄曰:“臣岭海孤贱,不如仙客生于中华;然臣出入台阁,典司诰命有年矣。仙客边隅小吏,目不知书,若大任之,恐不惬众望。”林甫退而言曰:“苟有才识,何必辞学!天子用人,有何不可!”十一月,戊戌,赐仙客爵陇西县公,食实封三百户。

  [16]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以前在河西镇时,能够节约用费,勤于职守,所以河西镇仓库中的物资充实,军用器械精利。玄宗听说此事后,想要嘉奖他,任命

  他为尚书。张九龄说:“不能这样做。尚书就是古代的纳言,唐朝建立以后,只有曾经做过宰相和朝野内外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才能担任。而牛仙客原本是河湟地区节度使判官,现在聚然被任命为这么显要的官职,恐怕有辱于朝廷。”玄宗说:“那么只封给他有实封户数的食邑可以吗?”张九龄回答说:“这也不可以。封爵本是为了奖赏有战功的人。牛仙客作为边将,充实仓库,修理军器,都是他应该做的事,谈不上有什么功劳。陛下如果要奖赏他勤于政事的功劳,赐给他金帛就可以了。而分土封爵,恐怕不合适。”玄宗沉默不语。李林甫对玄宗说:“牛仙客具有宰相的才能,当不当尚书又有何妨!张九龄是一介书生,不懂得大道理。”玄宗听后十分高兴,第二天,又说要封给牛仙客食邑,张九龄仍然坚持说不可以。玄宗极为愤怒,脸色大变说:“朝廷大事都要由你来做主吗?”张九龄叩头谢罪说:“陛下不认为我无能,使我为宰相,所以朝中大事有不对的地方,我不敢不直言。”玄宗说:“你嫌牛仙客出身贫寒,那么你的出身有什么高贵呢?”张九龄说:“我不过是岭南地区一个十分贫贱的人,不像牛仙客出生于中原。但是我在台阁中,掌管诰书诏命已有许多年了。牛仙客原本是边疆地区的一个小官吏,目不识丁,如果委以大任,恐怕难服众望。”李林甫退朝后说:“只要有才能,何必一定要会写诗歌文章!天子要重用一个人,又有什么不可以呢!”十一月戊戌(二十三日),玄宗赐牛仙客陇西县公爵位,并给食邑实封三百户。

  初,上欲以李林甫为相,问于中书令张九龄,九龄对曰:“宰相系国安危,陛下相林甫,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。”上不从。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,林甫虽恨,犹曲意事之。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,林甫并疾之。是时,上在位岁久,渐肆奢欲,怠于政事。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;林甫巧伺上意,日思所以中伤之。

  先前,玄宗想要任命李林甫为宰相,征求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,张九龄回答说:“宰相一身系国家之安危,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,恐怕以后要成为国家的祸患。”玄宗不听。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,正受到玄宗的器重,李林甫虽然怨恨他,但表面上还不得不奉承他。侍中裴耀卿与张九龄关系密切,所以也受到李林甫的嫉恨。这时玄宗做皇帝已有多年,生活逐渐奢侈腐化,懒于处理政事。而张九龄遇到事情,不论大小,觉得有不对之处,都要与玄宗争论。李林甫却善于窥伺玄宗的意图,日夜想着如何陷害中伤张九龄。

  上之为临淄王也,赵丽妃、皇甫德仪、刘才人皆有宠,丽妃生太子瑛,德仪生鄂王瑶,才人生光王琚。及即位,幸武惠妃,丽妃等爱皆弛;惠妃生寿王瑁,宠冠诸子。太子与瑶、琚会于内第,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。驸马都尉杨洄尚咸宜公主,常伺三子过失以告惠妃。惠妃泣诉于上曰:“太子阴结党与,将害妾母子,亦指斥至尊。”上大怒,以语宰相,欲皆废之。九龄曰:“陛下践阼垂三十年,太子诸王不离深宫,日受圣训,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亨国久长,子孙蕃昌。今三子皆已成人,不闻大过,陛下柰何一旦以无根之语,喜怒之际,尽废之乎!且太子天下本,不可轻摇。昔晋献公听骊姬之谗杀申生,三世大乱。汉武帝信江充之诬罪戾太子,京城流血。晋惠帝用贾后之谮废愍怀太子,中原涂炭。隋文帝纳独孤后之言黜太子勇,立炀帝,遂失天下。由此观之,不可不慎。陛下必欲为此,臣不敢奉诏。”上不悦。林甫初无所言,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:“此主上家事,何必问外人!”上犹豫未决。惠妃密使官奴牛贵儿谓九龄曰:“有废必有兴,公为之援,宰相可长处。”九龄叱之,以其语白上;上为之动色,故讫九龄罢相,太子得无动。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,上浸疏之。
上一页 下一页
  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 32 | 33 | 34 | 35 | 36 | 37 | 38 | 39 | 40 | 41 | 42 | 43 | 44 | 45 | 46 | 47 | 48 | 49 | 50 | 51 | 52 | 53 | 54 | 55 | 56 | 57 | 58 | 59 | 60 | 61 | 62 | 63 | 64 | 65 | 66 | 67 | 68 | 69 | 70 | 71 | 72 | 73 | 74 | 75 | 76 | 77 | 78 | 79 | 80 | 81 | 82 | 83 | 84 | 85 | 86 | 87 | 88 | 89 | 90 | 91 | 92 | 93 | 94 | 95 | 96 | 97 | 98 | 99 | 100 | 101 | 102 | 103 | 104 | 105 | 106 | 107 | 108 | 109 | 110 | 111 | 112 | 113 | 114 | 115 | 116 | 117 | 118 | 119 | 120 | 121 | 122 | 123 | 124 | 125 | 126 | 127 | 128 | 129 | 130 | 131 | 132 | 133 | 134 | 135 | 136 | 137 | 138 | 139 | 140 | 141 | 142 | 143 | 144 | 145 | 146 | 147 | 148 | 149 | 150 | 151 | 152 | 153 | 154 | 155 | 156 | 157 | 158 | 159 | 160 | 161 | 162
[目录]